课程说明
地理学科是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。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,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以史为鉴,可以洞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,摸索今天和未来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,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走弯路,从而更加从容地应对现在的问题,完成生态文明建设重任。
培训目标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关注环境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。了解环境,保护环境、保护自己。关注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,以正确认识人地关系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,珍爱地球,善待环境。
最近20多年,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%的增长率高速增长,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,除了技术进步之外,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。环境污染、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、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,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。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,自2003年以来提倡“科学的发展观”,不再单纯追求增大GDP。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,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,发展循环经济。
普及环境知识,增强社会责任感,强化人口、资源、环境、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,这是时代赋予地理教师的一项重任。
考核方式
参与4次讨论并提交1个环境小故事
面授安排:
网授安排:
课程名称 |
上课时间 |
教师 |
具体内容 |
关于雾霾等热点环境问题 |
2017/04/01-2020/07/31 |
孙瑜 |
国外环境问题 |
实践培训: